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電信巨擘--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檔案專題選輯
展覽概述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電信)歷經民國70年組織改制、民國85年公司化,並於94年8月12日移轉民營,由獨占事業轉型為自由競爭企業,所屬機構遍及全國,電信事業發展歷程是庶民生活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是其管有檔案對於電信事業之變遷與發展實深具歷史與研究價值。本局於94年辦理第2階段「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檔案訪查徵集計畫」,將中華電信檔案納入國家檔案審選範圍,自94年6月至11月間至中華電信總公司及所屬北區分公司、國際分公司、數據分公司、行動通信分公司、電信研究所及電信訓練所進行實地訪查作業,審選中華電信組織沿革、電信事業核心業務、民營化及自由競爭之影響、涉及電信犯罪及通訊安全維護、反映社會輿情及社會關係等類別檔案,並於95年11月至96年12月優先辦理中華電信總公司檔案移轉點交作業,典藏檔案紀錄從民國38-94年止,檔案計1,667公尺。

電信巨擘--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檔案專題選輯
展期與展出地點

99.11.06 ~ 100.11.06線上展(網頁展)

各單元名稱及說明
電信科技演進/電報線路之草創
其實電信科技最早被使用是電報而不是電話!!電報線路草創過程如下:
台灣史上第一條陸線和海線電報之建設過程:
1. 清同治13年 (1874年):
日本藉口琉球漁民與台灣土番發生衝突想要派兵來台灣擴張勢力範圍,清廷乃派沈葆楨率領兵船來臺,為了軍事方便聯繫之需求,因而建議在台灣架設電報線路。

2. 清光緒3年(1877年):
沈葆楨抵台後,先行架設台南到旗後(高雄旗津)的電報線路,另,台南、旗後、安平之間的線路亦同時完成,全長約54公里;這是台灣第一條電報線路,也是台灣引入電信科技的肇始。

3. 清光緒12年(1886年):
劉銘傳來台灣擔任總督之後,在台北創設台灣「電報總局」,委託怡和洋行簽約,辟建淡水通往福建福州川石山這條海底電纜,全長約117浬,至翌年8月23日完工,這條電纜代表當時最新、最重要的科技,也是台灣開發的重要轉捩點。

同年興建兩條貫串台灣南北的電報線路,一條路線自台北至基隆及滬尾(淡水),另外一條自台北經新竹、苗栗、彰化、雲林、嘉義等地而至臺南,並與舊有之線路相接,全長約460公里,於1888年完工。這是台灣第一條開放商用之電報線路。因為這兩條線路的完成,讓台灣的電信網路有了初步的規模。

電信科技演進/我國海纜建設
海纜在清朝末期就開始建設,現代人提到海纜,一般會先想到國際海纜,其實世界各國都是從國內海纜先行建設。我國海纜建設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1.第一條國內海纜:台澎海纜
台灣第一條海纜是從台灣到澎湖,主要以軍用為主民用為輔,當時時期為823砲戰,蔣公常到金門指揮作戰,都靠無線電通訊,但無線不保密,希望能用有線來通訊,所以海底電纜工程就此開始。

2.第一條國際海纜:台琉海纜
自1970年代衛星直達電路開放後,我國與日本間國際通信業務每年均以百分之二十左右速率快速成長,為因應此需求,雙方決定籌建海底電纜通信系統,並議定各出資百分之五十,選定台灣頭城及日本琉球具志頭村二處作為海纜登陸站,並命名為「台琉海纜系統」。此海纜系統1979年7月9日正式完工,同時也開啟了我國國際海纜通信新紀元。

3.建設台-菲-港海纜
當台琉海纜完工後,但預判仍需繼續拓展對外電路,並避免受制於日本,所以由我國ITDC、菲律賓ETPI及香港大東電報公司合作投資建設台-菲-港海纜,其中台菲海纜,於民國69年3月完工啟用,完成了南向的另一條海纜。

電信科技演進/衛星通信系統
1.我國第一座衛星通信天線之建設
1965年美國與西歐建立了全球第一個衛星通信網絡,而為配合衛星通信時代之來臨,電信總局於1962年成立了「衛星通信研究小組」,研討如何建立我國之太空通信;並在1965年參加國際電信衛星公司為會員國,出資二十萬美元,佔投資總額千分之一。 第一座地面電臺天線在1969年12月28日於陽明山正式啟用,用於與太平洋地區通信衛星作業,此外,越洋現場電視節目轉播也隨之開放,此後可即時欣賞到國外的轉播,讓台灣與國際的接軌更為落實。

2.國際電信衛星三號
1969年國際電信衛星(晨鳥)三號是我國最早使用之衛星,該衛星為在地球軌道三萬六千公里上運行之同步衛星,可容納1,200路電話或四路電視設備,配合陽明山衛星地面電台之建台與啟用,當時少棒越洋奪冠賽即是透過其轉播。

3.中新衛星一號
新加坡電信在(SingTel)1991年9月30日同意以公司對公司基礎,仿國際海纜建設模式合作發射衛星,雙方開始協商。1995年9月7日簽署合作建設衛星系統備忘錄(MOU),洽定投資比率、衛星系統地面控制站等事宜。
雙方共同委託馬特拉馬可尼太空公司(MMS)承建,由亞利安太空公司負責發射,1998年8月25日(台北時間8月26日清晨)在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由亞利安四號火箭載送順利發射升空。 1998年12月18日 陽明山地面站完成11米C頻天線(9B)及8.1米Ku頻天線(8E)、7.2米Ku頻天線(11E)各一座,供中新一號衛星商業運轉。1999年10月26日完成衛星初驗,中新衛星所有權正式移交由中新雙方地面主控站操控,11月24日系統完成終驗。

電信科技演進/傳輸網路構成
網路通訊及資料傳輸便利的時代,資訊必須藉由傳輸線來傳遞,傳輸線的構成可分為三個時期,以下為三個時期發展介紹:
1.明線時期
明線功用主要是架空建設,在1950年代電話比較少,當時利用明線做為傳輸媒體,明線一般都是裸線(沒有被覆),只有部分被覆的,主要使用在屋內。 明線傳輸導體是用銅為主要材料,其他包含鋁、鐵、鋼、鎳及合金等相關材料。導線功能因直徑大小而不同,直徑比較大,線路電阻較小,信號傳輸更遠。後來載波技術發展,導線研發將直徑縮小,信號傳輸更遠及穩定,這是早期有線傳輸明線的應用的情況。 。

2.電纜時期
因明線(有被覆的)容量太小,但電話發展迅速,用戶量增加,必須改用對數較多的電纜。
電纜是把芯線集合起來,構造一個圓筒型或圓柱型的長線,再加上保護層。電纜主要傳輸媒體是銅,線徑減小很多。後來載波技術也發展應用於電纜方面,在建設「村村有電話」的時期,載波電纜應用非常普遍。
台灣約在1963年開始使用電話電纜。電纜分為市內電纜、長途電纜、國際電纜三種。早期跨海洋連結世界各國的海纜就是使用同軸電纜,但一般都是使用在長途傳輸為主,台灣首先引進第一條同軸電纜是北基(台北、基隆)同軸,它是四個芯(Core)的,稱為細芯同軸電纜。

3.光纜時期
光纜傳輸媒體材料是用矽或塑膠製成,由於光纖具有低損失、寬頻帶、
無干擾、線徑小、重量輕等優點,因此能夠高速度、高品質與經濟化的傳遞大量資訊,所以傳輸網路不論是陸上及地下幹線電纜,或海纜,都已非光纖莫屬。
從1982年開始積極參與歐美及亞太地區各種光纖海纜投資建設,陸續完成台菲關及台港二號光纜系統,提供高品質和高速率國際通信服務。1993年開始發展亞太光纖網路系統建設,對亞太地區提供更完善的國際海纜通信網路。

電信技術蛻變/解說摩斯密碼
電報是誰發明的?一般人的答案,都以為是美國人摩爾斯(Samuel Morse)。其實正確說法是摩爾斯對電報做了多種改良,並且發明了「摩爾斯電碼」。
1. 摩斯電報誕生
摩斯電報是由美國人摩斯所發明的,從1832年開始研究用電來傳送文字的方法,經過多次試驗,開發出一種操作簡單的電報傳送裝置,並編制用“點”和“劃”來代表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的電碼,即著名的摩斯電碼。1837年到1838年間製成能夠在短距離往返傳送訊號的電報機,並取得專利權。

2. 台灣電報史略摘要:
臺灣光復後,電報業務以台北為中心,但多年並無顯著發展,主要原因是與大陸政經隔絕,電報需求局限一島之內。根據台北電信史略自1946年5月統計,各年度國內去報次數起伏不定,最少才20餘萬通,至1965年度才破百萬。至1970年達200萬通以上,這段時期因為南北農產品市場、外銷資訊需求,1976年近300萬電報最高,好業績有220萬通以上維持到1978年。次年衰退至190餘萬通,每下愈況。其間經濟逐漸起飛,交通、電信建設發展更快,電報業務反而急速萎縮下來,10餘年之後,電報業務最後在1991年9月10日停牌,移轉為傳真業務。

電信技術蛻變/人工交換時代
自從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建立了人類相互之間語音通訊管道,由最初兩端二人互通,而至社群內多數電話互通之時,為了各電話機間之交換連接,於是很快發明了人工交換座席(機)。
1. 人工交換的原理
為了各電話戶間之交換連接需要,於是發明交換座席(機)。最早出現的是磁石式電話交換機,接著出現共電式電話交換機。前者用戶以手搖發電送鈴流給座席台,後者在用戶提起聽筒時,即自動送閉路信號給座席,值機員根據閘口吊牌或燈號即可開始接線作業。

2. 各型人工交換台介紹
單式人工交換台
1960年代以前使用小型單式人工交換機,聽筒已改為耳機,但話筒仍然分離手持式。接電話時係由接線生利用塞繩來完成使用者雙方電話間的接線和拆線。其設備簡單,包括吊牌、塞繩、通話鍵、話筒和振鈴機等。本座席可收容20用戶(面皮上之磁石吊牌數),同時可允許14位用戶相戶通話(塞繩共7對)。

複式人工交換台
單式人工台只容一位值機員操作,容量和能量都受限,不足以應付擴大門號的需求,因此就把兩個或以上的人工交換台並聯複接起來而成複式人工交換台。複式人工交換台依照功能可分為:市話台、長途台、國際台等,還有特殊用途的人工交換臺,如軍話台、障礙臺等。

特殊人工交換台
話房主要業務除了市內電話、長途電話、國際電話外,最特別的是軍事電話,主要是支援軍中通信。當時電信總局配合設特勤室,有特勤人員駐守,服務對象是元首、軍政要員,特勤台隨時配合元首行程移動。一般地方電信局之軍話台,值機員由電信局話房支援,是軍中與民間通信的主要媒介。

電信技術蛻變/自動交換時代
1. 自動交換機發明
電信史上第一部機械式自動交換機是1888年由美人史特勞傑發明;有趣是史先生本身是個殯儀業者,他因為懷疑人工台值機員老是把生意接給對手,因而研究以電話號碼驅動迴轉機鍵,一步一步接到受話方的自動接續(不經人工台)方式。

2. 自動交換機演進
台灣電話交換機的演進順序是步進制(包括史特勞和西門子二種)、縱橫制、電子制、數位制而至近已引進最新之IP交換機。
世界第一個步進式(Step by Step,ST)交換機電話局於1892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拉玻特設立。台灣於民國50年代前期開始進行人工改步進制自動交換機的工程。
現在已經進入數位式電子交換機,服務項目從簡單通話,擴增許多新的服務功能。所以現在再也沒有接錯電話的情形,而且不管在多遠的地方只要輕輕一撥就能與對方通話喔!

3. 自動交換機基本原理:
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
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是靠電話用戶撥號脈沖直接控制交換機的機械作一步一步動作的。例如,用戶撥號“1”,發出一個脈沖,這個脈沖使接線器中的電磁鐵吸動一次,接線器就向前動作一步。用戶撥號碼“2”,就發出兩個脈沖,使電磁鐵吸動兩次,接線器就向前動作兩步,以此類推。

縱橫式交換機
名稱來自縱橫接線器的構造,它由一些縱棒、橫棒和電磁裝置構成,控制通過電磁裝置的電流可吸動相關的縱棒和橫棒動作,使得縱棒和橫棒在某個交叉點接觸,從而實現接線的工作。

類比電子交換機
自1975年啟用,採用電腦控制交換機的方法,即所謂「儲存程式控制」(Stored Program Control簡稱SPC )方式。智慧集中於電腦主被叫間通話路是由電腦指示標接器(週邊裝置的一種)驅動一串磁簧繼電器(Reed Relay)閉合而接通,因仍屬於類比通話路,故名為類比電子交換機。

數位交換機
數位交換機也是採SPC方式(儲存程式控制)所不同為二:(1)通話路採數位式。(2)採分散(非集中)式控制。數位交換網路入端須將類比變數位,出端則反之,這種變換稱為CODEC。自1990年至今,數位交換機是主流,無論大小城鎮、鄉村之交換機均以數位交換機建置。

電信技術蛻變/公共電話貢獻
許多國家在行動電話覆蓋率未達50%之前,公用電話一直是社會上電信普及服務最主要的角色。台灣在1990年代時期,公用電話創出黃金時期,締造年度營收百億元的佳績,如今回顧起來,它即將走入歷史!!

公用電話演進分為幾個時期:
1. 第一具投幣式公用電話機
台灣光復後,隨著重建工作的推動,為彌補市內電話的不足,在1947年4月推出「局營公用電話」,通話時間以5分鐘為一次,每次通話費為舊台幣6元,但此方式仍不能夠讓公用電話普及到各地,因此又嘗試其他的方式,這是當時第一具投幣式公用電話機。
1949年初,向美國購入投幣式公用電話機10部,這種公話機所使用的銅幣乃按照美國硬幣大小製造,想撥打公用電話的人,必須先向電信局營業櫃檯購買專用銅幣,因為便利性不夠及被收藏,所以並未繼續推廣下去。

2. 信用制公用電話
1952年電信局試辦「信用制公用電話」,是對使用者良心的一種考驗,又稱「良心電話」。此種公用電話,採用普通三號桌機,下方連接一灰黑色錢箱,正面向上傾斜,中間開一長縫,供使用者自動投入紙幣。由於初期成效不錯,不過因為市民道德心有限,所以成效不佳;1955年起,所有信用制電話改裝為後付式投幣公用電話。

3. 公用電話專用銅牌
1973年代石油危機,導致民眾屯積銀鋁混鑄的1元硬幣,使用得市面上1元硬幣極度短缺,投幣式公用電話受到影響很少人使用。因此電信總局向中央銀行建議,前後二批共鑄造了8,000萬枚「公用電話專用銅牌」,且在1973年11月1日起開放兌換,民眾可以到電信局營業據點購買代幣。待石油危機過後,在1976年9月便回收銷毀。

4. 卡式公用電話
1984年7月,電信局首度自瑞士引進TK123型光學卡式公用電話,同時並發行預付式通話次數為100次及200次標準型紫紅色通話卡兩種,取代投幣式公用電話,成為營運主力,是公用電話黃金年代累積數百億營收的最大功臣。
1996年9月公用電話再前進到加值服務應用的時代,配合IC卡式公用電話機上市,正式發行IC通話卡,自此通話卡邁入IC電子時代。

電信技術蛻變/國際長途電話
1. 國內長途電話
1940年代後,微波通信迅速發展,比起傳統架設於陸地上的線路,微波系統的建設速度快,成本低,且能夠越過無法架設電纜線路的地區,為了改善台灣東部電信之通信品質,從1972年開始架設東部微波系統,共設置14個中繼站,整體工程於1973年12月完工。此系統與台灣西部之微波系統相連接,構成雙軌環路,不僅提升東部的通信品質,也使全台的電話暢通獲得保障。
為了讓長途傳輸電路數位化與多元化,從1983年開始引進數位微波系統,並於1987年開始架設西部幹線數位微波系統,東部微波系統於1989年開始興建,並在兩年內完成,長途電話品質大為提昇。
國內長途電話。通話按交換方式分為人工制通話及自動制通話兩種:
(1)人工制是利用本公司「108」長途臺由人工轉接通話,按叫接方式又分為叫號及叫人二種。
(2)自動制則由客戶按區域碼+用戶號碼直接撥叫。

2. 國際電話
國際電話通信隨著通信衛星、海底電纜、及環球光纖海纜系統的建設而完善,國際電話直撥(International Subscriber Dialing, ISD)的業務遠遠超越100國際人工台。每一個國家由國際電聯會配給一個國碼,台灣國碼則是886。

電信技術蛻變/行動電話時代
1. 呼叫器BB call時代
無線電叫人業務1976年開辦,在最高峰時曾達400多萬戶。由於早期呼叫器僅有「嗶嗶叫」的功能,因此俗稱為「BB call」,後來於1988年開放之「顯示型無線電叫人業務」將服務推向多元化,包括:個人傳呼、資訊廣播與多元化資訊服務等。不過由於行動電話的普及,只能單向通訊的「BB call」,最終被功能更為強大的行動電話取代。

2. 行動通訊發展概述
第一支手控式行動電話於1959年由摩托羅拉公司推出,話筒造型類似戰地無線電。我國在1989年由固網電話進入行動電話通訊時期之前,已先有無線電叫人呼叫器進入市場。而人稱窮人大哥大的數位式低功率無線電話CT2雖也曾短暫出現,幾年內徹底失敗。至於另一種日製數位低功率無線電話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是在2001年引入。

3. 第一代類比AMPS系統功成身退
前電信總局於1989年7月開放第一代行動電話業務採用北美「先進式行動電話系統(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 AMPS) 」,以090字頭開啟行動電話新頁。

4. 第二代泛歐GSM系統為主力
前電信總局於1995年1月,引進泛歐數位式GSM900行動電話系統(稱第二代,2G),在1996年採購 DCS1800系統,1998年開放,後來改稱GSM1800系統,率先採用全區雙頻服務。2001年起開放泛用封包式無線電數據服務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統,提升數據傳輸的速率約達40kbps,稱之為2.5G(代)。

5. 第三代3G系統
中華電信取得2GHz第三代行動電話執照,採用歐規的WCDMA寬頻分碼多工WCDMA技術,系統自2005年7月26日正式開放服務,在101大樓舉行啟用典禮,推出3G影像、影音串流行動電話服務,宣告行動電話高速數據(開放時為384k)傳輸時代的來臨。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