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時光特展
展覽概述
臺灣糖業起自 17 世紀,植蔗製糖出口貿易,歷來為臺灣的重要產業。二戰後,政府接收日本統治時期的四大糖業株式會社 ( 大日本製糖興業、臺灣製糖、明治製糖、鹽水港製糖 ),合併為台灣糖業有限公司(簡稱台灣糖業公司),自此臺灣糖業發展歷經重要變革。本特展從二戰後的臺灣糖業再出發開始,分別以糖業組織的轉變、種蔗、製糖、運送及外銷為展示脈絡,並融入在地記憶。
本特展共呈現 81 件國家檔案,皆為首次公開。時間自 1940 年代至 1980 年代,從臺灣糖業發展最艱難的恢復期展開,娓娓道來如何邁入臺灣糖業的高峰期,除了日益進步的技術與設備,並透過外銷為我國賺取大量外匯,於 1950 年代更達到國際第二大輸出規模。藉此展覽,希望觀眾透過本局所典藏之糖業相關國家檔案,一同見證臺灣糖業發展之重要變革歷程。
展出內容共分五大單元:
展覽資訊
展區 |
日期 |
時間 |
地址 |
---|---|---|---|
新莊展次 |
108 / 10 / 23 (三)~ |
星期一至星期五 |
國家發展委員會 |
高雄展次 |
109 / 07 / 13 (一)~ 109 / 11 / 08 (日) |
每日 上午 9 時至下午 4 時 30 分 |
台糖公司橋頭糖廠 社宅事務所 高雄市橋頭區糖廠路24號 |
展覽海報
(參考圖片列表)
展覽學習單
糖業檔案
(一)臺灣糖業的再出發
由於分布全臺各地的糖廠及副產品工廠,二戰期間遭受盟軍轟炸,毀損嚴重, 再加上日人遣返後,糖業核心人員短缺,台灣糖業公司遂招募全國糖業菁英赴臺, 復興臺灣糖業,而這群菁英在抵臺安頓身家及調整戰亂心緒後,也鼓盪起一股浪漫文藝風潮。
本單元介紹1945年以後,臺灣糖業組織從日本統治時期的四大糖業會社, 整併為台灣糖業公司的歷程。下分4個主題,包括:
1.化四為一-台灣糖業公司的成立
戰後政府接收糖業四大會社,包括日糖興業株式會社、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明治製糖株式會社、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成立台灣糖業公司。共有糖廠42間,土地113,563公頃,私有鐵道2,964.6公里,職員5,208人,工人19,829人,總資產達271,510,930日圓。
台灣糖業公司成立後,1946年5月1日將總部設在上海,至1947年1月19日,因就近行政管理需求而改設臺北。該公司為因應總部轉移,自1947年元月起,於臺北市中華路與漢口街交叉口興建辦公大樓,至1949年8月30日竣工。
2.來去之間-留用日人與菁英來臺
戰後各地糖廠及相關工廠因遭受轟炸而亟待修復,除了仰賴臺籍技術人員及美國顧問外,由於糖廠高級幹部及技術人員在日本統治時期多為日人掌握,因此在戰後,對於糖廠的修復與開工,仍透過部分日籍幹部協助,並藉由留用日人,進行技術轉移。
日人遣返後,為了填補大量遺缺,迅速補充台灣糖業公司在各方面人才之需,乃自大陸各地廣徵人才赴臺,涵蓋了當時我國製糖產業菁英,也包含來臺修復受損糖業鐵道的鐵道工程菁英。這些菁英先隻身來臺,再將家人接來團圓。
3.甜蜜的教育-台糖員工子弟中小學
日本統治時期,許多糖廠附設小學供員工子弟就讀。二戰後,小學與糖廠因遭受轟炸,毀損嚴重,除了恢復糖廠生產設備,招募大陸糖業菁英至臺就業外,並儘量恢復糖廠小學,提供員工子弟就學。
1947年7月,台灣糖業公司接獲臺灣省教育廳函請協助政府普及教育,為響應政策,鼓勵員工子弟向學,決定每座糖廠設一間小學,有助解決員工為教育下一代的煩惱。此外,台灣糖業公司於1946年7月成立第一所小學—臺南新營糖廠員工子弟小學校,該校前身為創立於1920年的新營尋常高等小學校,也就是今天的公誠國小;並於隔年8月成立第一所中學—臺南縣私立台糖初中,即今日之私立南光高中。
4.從台糖吹起的文藝風-從《糖訊》到《野風》
《台糖通訊》於1947年5月1日創刊,內容包括公司資訊、糖業新知、員工創作等,原為旬刊,之後改為月刊,直至今日,已發刊超過70年。
《台糖通訊》編輯群員工以私人名義共同創辦發行《野風》雜誌,於1950年1月1日創刊,在當時成為國內純文學的重要刊物,許多知名作家如余光中、鄭愁予、張默、司馬中原、鍾肇政等也是《野風》的常見發表作家。直至1964年10月停刊為止,《野風》共發行188期。
(二)半農半工的製糖業
糖業是既農又工的產業,農業是指甘蔗種植,糖廠需與蔗農合作,除貸款給蔗農外,並提供蔗苗、肥料與農藥等。甘蔗收成後,經五分車載運至糖廠,就轉入工業製糖階段。製作砂糖有三種製程,依據製程糖廠規模與製糖成本各異,產品也不同,各自分袋包裝出售。另外,糖業副產品還可再製成各類加工品販售。
本單元介紹蔗農與糖廠,呈現從種蔗到製糖,還有產製麻布袋的過程,以及各種糖業產品與副產品。共分5個主題,包括:
1.種甘蔗真好-種蔗送糖廠來分糖
二戰期間,糖廠遭受轟炸破壞,種蔗面積也大幅縮減,加上種稻收入比植蔗好時,農民紛紛改種稻作,甘蔗產量因此降低。
為鼓勵農民植蔗,糖廠採取獎勵措施,包括提供蔗苗、肥料及低利貸款,並推出分糖制度,即糖廠將蔗農生產甘蔗秤重製糖後,再依分糖比例,給予每位蔗農應分得的砂糖重量。但因分糖比例利於糖廠,又必須返還各項貸款與植蔗物料費用,使蔗農感到被剝削,地方議會乃為此發聲。最後由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裁決,各糖廠必須提高分糖比例。
2.種甘蔗守則-防止偷吃與禁止私賣
追趕載滿甘蔗的五分車、從載蔗臺車的縫隙抽出甘蔗來啃食是許多人的童趣記憶。但對糖廠而言,偷吃甘蔗並不有趣。契約農的甘蔗無論是被偷吃、盜賣或是自行私賣,糖廠的製糖原料皆會因而短少,難以達成製糖年度定額目標。因此,防範偷吃、私賣成為台灣糖業公司的要務。
各糖廠及區分公司集思廣益,提出各種防範杜絕的策略。諸如由蔗農組織保衛隊巡邏蔗田,甚至對水果攤販售的甘蔗來源亦須主動瞭解,並積極防範糖廍搶購糖廠契約農的甘蔗。
3.透視糖廠-甜蜜的製程
臺灣42座新式製糖工場中,因採取不同的製糖法,使得廠內機器配置及規模各異。蔗糖生產的方式有三種:石灰法、亞硫酸法及碳酸法。石灰法(粗糖法)較為簡易,產出有顏色粗砂;亞硫酸法與碳酸法可產白砂糖,又以碳酸法產出之砂糖顏色最為純白,但製程最繁,所需機具最多,成本也最高。
民營赤糖廠仍採傳統製程,機具使用不多,仍有糖廠使用獸力及石磨榨汁。接著,在煮蔗汁過程加入石灰粉以產生糖結晶。製糖過程多以經驗判斷,而非定性定量的標準化生產流程。
4.包裝外銷-種黃麻、做布袋
戰後,我國外匯短缺,急需出口物資換取外匯。砂糖堪稱最重要的出口物資,而用於其出口的包裝則是麻袋。當時,臺灣每年需要1,000萬個麻袋,但僅能自產400萬個。1949年我國自印度進口400萬個麻袋,花費248萬美金。基於外匯考量,乃決定自行栽植黃麻,生產麻袋。故自黃麻栽植,到農會配合整理、興建黃麻倉庫,再到紡織麻布袋,透過農政單位、各級農會以及公民營企業相互協力。至1960年,已達自給自足的產量。
由於麻袋上需要標註包裝內容及生產者。因此,台灣糖業公司所生產的砂糖,在麻袋上除印有公司標誌,也註明包裝內容物。
5.萬變甘味-多元的糖業產品
砂糖製作過程會產生糖蜜與蔗渣,糖蜜約占原甘蔗重量的3.3%,蔗渣則占24%。砂糖除作為調味料外,亦可添加於菸酒製程中以增口感,而糖蜜除作為烘焙食品的添加物,經過發酵後,可製成酒精及酵母粉,其中酵母粉營養價值高,精製後稱為「健素」,經壓錠並外加一層糖衣,便成為營養補充品的「健素糖」。另外,蔗渣可供燃料使用,也可再製成紙漿、紙、以及蔗渣板,甚至可作為炸藥的原料。
自1960年代後期起,為解決國內紅糖生產過剩問題,紅糖成為製作味精的原料。我國味精工業產量日增,於1981年躍升為全球第一。
(三)火紅的民營赤糖業
二戰後,政府為鼓勵生產,輔導人民籌組合作農場,將公有土地與台灣糖業公司的閒置土地低價承租作為農場用地,甘蔗專營合作農場亦隨之發展。由於政府的糖業政策明定砂糖由台灣糖業公司生產,民營糖廠則僅能生產紅糖(又稱赤糖),大多數的紅糖廠設在偏鄉。每座糖廠皆劃設各自不相重疊的採蔗區,而採蔗區的調整,不僅是空間分配的重劃,亦會導致蔗農生計發生變化。
本單元介紹民營紅糖廠(又稱赤糖廠),在戰後蓬勃發展的製糖業中,除了公營的台灣糖業公司,民營的紅糖廠亦展現出臺灣民間旺盛活力樣貌。分為3個主題,包括:
1.相揪種甘蔗-合作農場的經營
1947年,臺灣省政府為解決失業問題,實施公地放租。承租條件為:若農戶10戶、耕地300畝以上、集中一處者,乃組織合作農場,由臺灣省合作事業管理委員會輔導。由於台灣糖業公司土地達4萬餘甲,臺灣省政府乃於同年10月1日下令各縣市政府,以台糖土地組織合作農場,放租農民。台糖放租土地所成立之組織,皆稱「甘蔗專營合作農場」,以種植甘蔗為主,間可輪作其他作物;而台灣糖業公司也會對各農場進行技術指導。
1949年,政府採南糖北米原則,濁水溪以北因雨水充足故鼓勵種稻,以南則以植蔗為主。因此,原本蔗田與糖廠遍布全臺的現象,逐漸集中到以中南部地區為主。
2.紅糖飄香萬里-開設於偏鄉的糖廍
開設紅糖廠所需的資本、技術門檻不高,且可小規模進行生產,再加上政府並不禁止民間開設,因此,二戰後陸續有民眾申請設立紅糖廠。然因多數適合植蔗土地已劃為各糖廠的原料區,因此新設紅糖廠多位於交通不便,或植蔗條件較次之處。
臺灣原住民部落所在各鄉鎮,戰後陸續有民營紅糖廠設立申請之提出。這些設置在部落的紅糖廠,不僅為原住民帶來就業機會,並有振興地方經濟之效。
3.糖廠的勢力範圍-採蔗區的劃設與調整
生產砂糖除了要有工廠,更需要甘蔗,每座糖廠都劃設了專屬之採蔗區,以確保穩定的原料供應。採蔗區可視為糖廠的勢力範圍,但是範圍並非一成不變。原以生產砂糖為主之恆春糖廠,在二戰期間遭受轟炸,破壞嚴重。戰後,台灣糖業公司決定將其改為紅糖廠,並縮減採蔗區域。
由於採蔗區關係糖廠的產量與蔗農的生計,因此採蔗區劃設容易造成紛爭。例如民營蓬萊糖廠提出希望能擴大採蔗區,並聯合蔗農提交陳情書,然其欲擴大之範圍是台灣糖業公司橋仔頭糖廠的採蔗區,雙方產生糾紛。最終由行政長官公署出面仲裁,結束糾紛。
(四)穿鄉越鎮的五分車
戰後初期的糖鐵,長度達2,964.6公里,比當時臺灣省政府交通處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的鐵道還長。台灣糖業公司在製作砂糖的過程中,運用各種交通工具,包括牛車、輕便車及五分車,將甘蔗運至糖廠,製成砂糖後,再由糖廠倉庫搬運上五分車,先轉運至臺鐵的倉庫,再經臺鐵轉運至港口倉庫等待船期出口。此外,大眾也仰賴糖鐵通勤、載貨。糖鐵深入鄉鎮,成為在地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環。
本單元介紹糖業鐵路組織與運作,並從中回味過去糖業運輸的在地風情。糖業鐵路(簡稱糖鐵)除了是載運甘蔗、砂糖的列車,更是在地學子通勤、鄉親往來的最佳交通工具。共分4個主題,包括:
1.火車慢行-搖晃在蔗田與鄉間的列車
二戰期間,糖鐵遭到嚴重破壞,戰後經台糖努力維修,恢復行駛。由於各糖廠列車在戰前分屬四大糖業株式會社所有,形制各有區別,隨著戰後糖業組織的整合,糖鐵也進行統整。1950年應政府國防需要,糖鐵進行南北串連,成為與臺鐵平行的「南北平行預備線」,1952年年底完工,北從臺中,南至高雄,全線262.5公里,也使糖鐵的運輸網路更形完備。
糖鐵可分為營業線及專用線,營業線多鋪設於鄉鎮市區,除有運輸糖廠貨品功能外,也載運一般民眾,滿足地方客貨運輸需求;專用線多鋪設於原料區分布區域,以運輸甘蔗原料為主。1949至1952年,每年超過千萬乘車人次,貨物運量則達百餘萬公噸。
2.糖鐵整頓-組織運作之統整
台灣糖業公司於1946年12月20日在虎尾糖廠待賓館召開所屬四個分區公司運務處聯席會議,統整日本統治時期分屬四大糖業株式會社的鐵路,包括組織編制整併、車廂形制統一及員工制服設計等。
糖鐵營運可分為客運、貨運兩種。貨運車廂為黑底白字,分有蓋及無蓋,包括郵政車、甘蔗車、行李車等。客運藍底白字,是中南部各城鄉間的主要交通工具。糖鐵員工制服分冬季、夏季、工作服、雨衣及外套五種,特色在於鈕扣、帽徽及臂章皆有明顯台糖鐵道標誌。
3.駛入生活-糖廠、糖鐵融入民間日常
由於糖廠採收甘蔗之需求,糖鐵以每座糖廠為核心,發展多條路線延伸至採蔗區。糖鐵除運載甘蔗外,也發揮公共運輸機能,成為便利各鄉鎮客運與貨運往來的交通工具,甚至是報社派送報紙的最佳選擇。糖廠所在地的市鎮因而成為交通核心,市區範圍與人口隨之擴增。
糖鐵營業線為因應新增客貨運服務所帶來的挑戰,也不斷在經營上進行策略性調整。1953年西螺大橋通車之後,南北平行預備線亦宣告完成,虎尾糖廠與溪州糖廠也隨之開設新的營業線,讓濁水溪兩岸的交通更為便捷順暢。
4.砂糖旅程-牛車、軌道及輪船之接力運載
從甘蔗採收到砂糖出口的過程中,會運用到不同類型的運輸工具。甘蔗採收後,先以牛車及輕便車接駁,再經由五分車運至糖廠製糖。砂糖裝袋出廠後,由五分車運至臺鐵側線旁的倉庫儲放,再經臺鐵轉運至基隆、高雄兩港的台糖倉庫,透過港務局起重機將砂糖搬運上既定輪船,出口外銷。
早期採蔗所利用之牛車及輕便車等設施多為臨時路線,例如輕便車軌道通常在採蔗期才鋪設,作業期結束後即拆除,機動性與便利性高。1970年代以後,糖廠運輸逐漸加入卡車改行駛公路,輸運方式更見多元。
(五)從外銷日本到全球
日本是臺灣糖業輸出的最大市場,二戰後雙方因欠缺外匯,故發展出記帳易貨貿易,這是承襲日本統治時期的臺日貿易傳統。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我國在原有日本市場的基礎上,將糖業產品推展至非洲、美洲及亞洲其他國家與地區;而製糖技術、人力及設備的輸出,也讓我國獲得寶貴的邦誼。此外,在加入國際糖業協定後,透過國際糖業會議,協調我國行銷世界的砂糖總量,亦是我們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明證。1980年代,由於國際糖價長期低迷,我國糖業啟動轉型因應,除了台灣糖業公司啟動產業多元發展,政府亦積極輔導蔗農轉作其他作物。
本單元介紹臺灣糖業產品的外銷,以及技術與人力的輸出,呈現臺灣糖業從主銷日本到布局全球與轉型的過程。共分5個主題,包括:
1.承襲過去-銷售日本的白糖與紅糖
1945年至1949年,臺灣糖業市場為中國大陸。1949年政府遷臺以後,面臨尋找新市場的挑戰。二戰以後,日本砂糖需求量甚大,由於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糖業的主要市場即為日本,故成我國外銷首選國家。銷日產品包括砂糖、糖蜜、蔗板、紅糖等。
二戰後,由於我國缺少外匯,日方亦缺,雙方乃達成易貨記帳貿易的共識,以美金為記帳單位,交易彼此所需物資,以糖業產品為大宗。
2.開創新局-國際貿易與市場拓展
自1950年代起,我國糖業全球市場的開拓,除仰賴政府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外,世界各地華僑,尤其是東南亞僑商,對於我國國際市場的拓展有很大貢獻。另外,台灣糖業公司為了開發國外砂糖市場,派員至全球各地考察並積極參與國際標案。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臺灣砂糖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愈來愈高。
臺灣平均年產砂糖約70餘萬噸,並曾於1964年及1976年產量高達100餘萬公噸。至1960年代為止,臺灣糖業銷售至世界各地,包括:日本、美國、韓國、琉球、香港、寮國、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錫蘭、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亞丁、沙烏地阿拉伯、非洲、澳洲、中南美等各國。
3.產業輸出-技術、人力與設備輸出
糖業曾為我國創造大量外匯,包括糖業產品、製糖設備與人力資源的輸出,係肇因於不斷提升從種蔗到製糖的技術、增加產量,並致力研發與設備更新。伴隨製糖業發展,上述努力都成為國人的寶貴資產,並將製糖的秘訣傳播給僑胞與友邦。
琉球與臺灣同為日本進口砂糖的產區,由於琉球在植蔗製糖過程中,採蔗的勞動力不足,自1960年代起,每年自臺灣聘僱短期移工,進行為期半年的採蔗製糖工作。這些赴琉採蔗工人的技術及勞力,不僅協助琉球糖業的發展,也為我國創造可觀外匯。
4.國際參與-國際糖業協定與國際糖業會議
韓戰結束後,國際糖價大跌,美英兩國希望國際糖價能夠穩定,遂於1953年請求聯合國召開國際糖業會議,並發動各國簽署國際糖業協定(以下簡稱國際糖協)。臺灣作為自由世界第二大輸出國,僅次於古巴,乃加入此國際組織。
國際糖協成立目的在調節各國產量、維持國際糖價,糖價則參考紐約砂糖交易所四號砂糖糖價。國際糖業會議每年開會協調隔年各國砂糖銷售額度,並管制國際糖市總量。1959年,古巴政變,糖市大亂。1961年,美國與古巴斷交,國際糖價陷入低迷,國際糖協的協調糖價功能形同虛設。
5.糖業轉型-蔗田轉作與多元發展
我國於1966年公布砂糖平準基金條例,以減緩國際糖價暴漲暴跌的風險。然而國際糖價於1980年代以後長期低迷,導致砂糖平準基金迅速流失,蔗農收益日趨下降,因此蔗農紛紛轉作。可引水灌溉的蔗田,大多轉作水稻。旱田則由臺灣省政府農政單位輔導,部分轉作玉米、高粱、大豆、花生等雜糧作物;部分則轉作牧草,製成乾草販售畜牧業。
台灣糖業公司為因應糖價低迷,開始走向多元發展,不再以糖業為企業經營的唯一核心。除減少甘蔗栽種面積、裁撤縮編糖廠,以降低砂糖產量外,並在原有的基礎上,積極發展以養豬、牛為主的畜牧業。
影音介紹
|
|
台糖公司虎尾糖廠簡介及製糖過程1 |
台糖公司虎尾糖廠簡介及製糖過程2 |
互動體驗
(一)製糖廠環景
橋頭糖廠舊稱「橋仔頭糖廠」,建於1901年,是日治時期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臺所創設之第一座製糖廠,也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廠內之製糖工場、防空洞、紅磚水塔及宿舍群等保存良好,被列為高雄市定古蹟。
橋頭糖廠製糖工場於1999年停止製糖,2006年台糖公司將工廠區及行政區規劃為糖業博物館,糖廠也轉型成為休閒觀光產業。本次「甜蜜時光─臺灣糖業檔案特展」特別製作橋頭糖廠製糖工場環景導覽,帶您從製糖流程中一窺製糖工場的秘密。
- 製糖補給站
文創專區
圖片列表
- 發布日期:108/10/23
- 最後更新時間: 113/11/07
- 點閱次數: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