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話當年--1950、1960年代國家檔案影像特展
展覽概述
「食、衣、住、行、育、樂」,為普羅大眾民生六大需要,構成你我生命內涵的總合,更匯集為社會樣貌,隨著時代演進沉澱為文化的重要一環。
自1949年12月,中央政府遷臺以來,這塊土地融入了各種不同的文化,有早期臺灣原住民的文化;有清代來臺移墾的閩南、客家文化;有日本統治時期的外來殖民文化;以及光復後自中國大陸遷徙而來的各省、各族群文化。這麼多不同文化的融合或衝突,形塑成當前的臺灣多元社會。
為了呈現臺灣多元的生活風貌,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特別自典藏的攝影類檔案中,精選166張記錄著政府遷臺後20年間民生發展的影像,不論您是走過六十年前那段時光還是未曾經歷過那個年代,就讓本網站,帶您回味與體驗這段多元的庶民生活。
展期與展出地點
- 106.10.20 ~ 107.06.01新莊展(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 107.07.06 ~ 107.09.22臺北展(國史館2樓展覽廳)
- 107.10.19 ~ 107.12.30南投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福爾摩沙特展室)
各單元名稱及說明
第一主題:「食」
人類生活的各項需求中,以「飲食」最為重要,攸關生命與健康,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近代中國飽受戰亂之苦,中央政府遷臺後更經歷一段困頓時光,但國人在飲食上的多樣性卻未曾減少。事實上,因各省軍民遷徙至臺帶來的各地飲食文化、冷戰局勢下美援農產品進口的刺激利用,以及老百姓在困苦環境下,利用地瓜等農作充作主食的過往經歷,反而造就了寶島上多元發展的飲食特色。在今日臺灣街頭,無論饕客想吃四川火鍋、北方麵點、小籠包、牛肉麵、傳統臺菜,甚至西餐與日式料理等,均可不費吹灰之力盡情享用。美食小吃滿寶島,即蛻變自那段在艱苦環境中打拼的歲月。
第二主題:「衣」
政府遷臺後因應物資匱乏,於1951年落實克難運動政策,普設洋裁班,學習洋裁技術的婦女人數增加,西式服裝隨之逐漸普及。嗣後美援引進棉以及進口替代政策的鼓勵,紡織工業逐漸興盛,帶動成衣業的發展,使得服飾的選擇更具多樣性。同時隨著家庭所得提高,民眾也會到百貨商行選購新衣服,漸漸取代將舊衣一改再改的生活習慣。臺灣衫、旗袍、西式等不同族群的衣著,彼此交流和影響,讓衣著的樣式更多元。髮型是整體造型的一部分,愛美的態度自古皆然,模仿西方電影明星,將稍捲的短髮梳高,是當時時尚流行特色之一。
第三主題:「住」
國父孫中山先生曾於《民生主義》中,提及人民切身的四大需要為衣、食、住、行,而住是人民生活的核心場域,又於《實業計畫》中,論及傳統中式居住房舍的建築材料,應改採磚瓦、木料、鋼鐵與水泥,以科學方法興建,並為人民謀求均有棲身之處的福利。早年臺灣建築多以磚瓦、木料甚至土磚、茅草為主,1950、1960 年代間,隨著公有住宅和大樓興建日廣,水泥的應用與推廣,建築面貌產生變化,同時促進建築工業的發展和水泥產業的興盛。另一方面,原住民的原鄉雖然受到漢人文化的影響,但仍存續自然原始風貌。臺灣在都市化的歷程中,保持多元併存、文化永續的景觀。
第四主題:「行」
1950、1960年代是臺灣人民生活面貌快速轉變的時期,新式交通工具普及,大大提升民眾「行」的能力。國產化政策使機車普及化,成為民眾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此外,人力載客的三輪車,在政府的輔導轉業後,漸被計程車取代。在公共運輸方面,公路局引進新型客車,「金馬號」開始在公路奔馳;鐵路柴電化使傳統「黑頭仔」蒸汽火車,被新穎不鏽鋼的「白鐵仔」光華號柴電特快車取代。1959年中華航空公司成立,引進噴射客機,成為新一代空中運輸主力。中部橫貫公路的開鑿,貫通臺灣東西向交通,象徵著「人定勝天」的信念,更成為中外聞名的觀光景點。
第五主題:「育」
1950、1960年代,臺灣在政府重塑國家認同、文化意識與反共國策下,逐漸改變民眾的生活型態與教育文化環境。從六年國教到九年國教的學校教育進程,軍事教育的制定,疾病防治與衛生習慣的宣導,農村社會的轉型與改良等,都是政府重視的層面。在這20年間,臺灣在教育、衛生、農村改造、體育等方面發展豐碩,使國民教育水準普遍提升、農產品產值提高,與世界少棒錦標賽榮膺冠軍,至今仍為不可忽視的一頁。
第六主題:「樂」
當食、衣、住、行的民生基本需求滿足後,「樂」也逐漸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臺灣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環境,遍佈全臺的風景名勝與莊嚴廟宇常吸引遊客到訪。鬧區戲院、百貨公司也成為娛樂與消費活動的場域。電影、廣播節目造就知名影星,每到金馬獎及金鐘獎頒獎時刻,眾星雲集、星光熠熠。京劇、歌仔戲、布袋戲等傳承文化的戲曲,也是民眾閒暇之餘的小確幸。
圖片列表
檔案下載
- 發布日期:106/10/20
- 最後更新時間: 113/11/06
- 點閱次數: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