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國本-臺灣農業檔案特展
展覽概述
我國以農為本,昔日農業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根本,現代農業則是具備糧食安全、生態環境、文化特色及國土保育等多元角色。臺灣農業歷經長時間的發展,與時俱進,在21世紀更顯現出雋永風華,以高水準的技術與多采多姿的風貌,在國際舞臺上持續展現活力。
農業檔案與文物刻記著農業發展演變軌跡,藉由精選農業檔案與文物的展覽,使社會大眾瞭解臺灣農業發展歷程與成果,體認農業實為我國發展的重要基石,在不同的年代,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臺灣農業歷經明鄭、清代及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發展,逐步邁向現代化。在政府的積極作為下,不論是農作物的品種、栽培技術、農業組織的變革及新農業運動的發展,都有豐碩的成果,使今日農業走向國際舞臺,成為全球化農業的一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國家發展委員會為使國人能深刻認識臺灣農業發展歷程,特規劃「農為國本-臺灣農業檔案特展」,精選檔案規劃為六大主題:一、農業組織沿革;二、臺灣農業伊始;三、增產報國;四、泱泱大農;五、臥農轉型;六、承先啟後,分階段呈現不同時期臺灣農林漁牧產業的發展歷程、農業組織與任務的演變,農業政策的推動與成就,到現今農業的面貌及未來展望,每一主題依照其屬性及時序,對國人公開展出,並以簡短淺顯易讀的解說文稿,期能增進參觀者對臺灣農業的了解與認同。
展期與展出地點
- 105.08.18 ~ 105.10.29臺北場(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
- 105.11.18 ~ 106.06.30新莊場(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展覽廳)
各單元名稱及說明
一、耕耘臺灣的犁頭-農業組織沿革
農政機關是農業政策的主要推手,其角色變遷是瞭解臺灣農業發展歷程的第一課。民國37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成立,以美援機構的身分,帶動戰後農業與農村的振興;38年政府播遷來臺,於經濟部下設農業司(70年升級為農業局);省級農業部門主要為農林廳與糧食局。68年,農復會隨美援終止,改組為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簡稱農發會),借重原農復會專家,持續推動農業發展。政府於73年將農發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成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此外,發展歷程超過百年的農會、漁會及農田水利會等農民組織,加上民國41年引自美國的四健會,對於促進臺灣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社會安定及農民智識培育,皆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篳路藍縷-臺灣農業伊始
臺灣農業在荷蘭與明鄭時期,開始較具規模的墾殖,以南臺灣為主要區域,種植稻米與甘蔗,漁撈以烏魚與虱目魚為主。清代以後,拓墾面積擴大。清末臺灣開港通商,外銷大宗商品由稻米與蔗糖逐漸轉變為茶、蔗糖與樟腦,出口額大增並使臺灣經濟重心北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採取「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經濟發展主軸,以國家力量整合技術與資本,透過土地調查、農業試驗、水利灌溉設施建設、發展農民組織等多重管道,促進臺灣農業現代化。當時日方資本在臺灣建立遍及全臺各地的新式糖廠;此外,蓬萊米改良成功,大量外銷日本。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加強工業化,生產總值雖超過農業,但其中農產加工所占近半,臺灣實際上仍為農業社會。
三、增產報國-養民優先的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臺灣百廢待舉,民國38年,隨國民政府遷臺的軍民眾多,帶來巨大的糧食需求,因此,增產糧食以「農業養民」遂成為此階段政府施政的優先要務。政府除了藉由田賦徵實、肥料換穀、資金貸放等糧政措施,掌握國家所需糧食外,也積極擘劃各項農業施政,包括:1、實施土地改革,提高農民生產意願與收入;2、興修農田水利設施,擴大灌溉面積;3、透過各級農會組織,強化農業推廣與輔導;4、擴大林業經營,厚植經濟發展實力;5、增加漁牧業產量,補充國民營養;6、邀請外籍專家來臺,提升農業技術。此外,為了將政府政策與農業新知輸送給農民,此時期創辦了具有機關報性質的豐年雜誌,扮演農業施政傳播的重要媒介。
四、泱泱大農-沃土育出經濟奇蹟
民國40年代初期,推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為臺灣第一次農地改革,使農業生產恢復戰前規模。此時,政府採取「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策略,以農業對外貿易提供工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其中,臺灣香蕉大量輸出日本,年達3千多萬箱;鳳梨、洋菇、蘆筍罐頭,是農產加工品的外銷主力,有「三罐王」之美譽;漁業方面,發展近海漁業,同時擴大養殖漁業規模。到了50年代,農業出口規模仍持續擴大,累積大量外匯。70年代,大力發展遠洋漁業,使其產值超過近海漁業;養豬事業規模擴大,並由家庭副業飼養轉型為專業飼養;家禽業與乳業開始快速發展,白肉雞消費量隨飲食西化而逐漸增加。此時的農業,不僅扮演臺灣經濟起飛的關鍵角色,更透過與友邦的農業合作交流,成功協助我國拓展外交。
五、臥農轉型-轉骨與重生之路
在大量且快速地挹注工業之際,農業發展遇到了瓶頸,政府因此採取多項政策與措施,來解決農業上面臨的許多根本問題,為農業尋求轉型契機。隨著臺灣經濟結構的轉變,農業勞動人口逐漸流動至工業部門,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貿易也從出超轉變為入超,農村結構發生變化,農業成長趨緩。政府為加速農業現代化,於民國62年公布「農業發展條例」,並推動各項轉型措施,包括:1、健全農產運銷體系,推動農產品共同運銷與批發交易制度;2、提供優惠措施,加速農業機械化;3、調整稻米保價收購制度,實施稻田轉作與休耕;4、林業從伐木生產、國土保安、休閒遊憩,更進一步轉型以自然保育為核心;5、漁業朝向生產與娛樂多元化應用,並積極參與國際組織,邁向責任漁業發展;6、強化治山防災與水土保持,確保農業經營基礎與農民安居環境;7、發展優良新品種,提升作物品質符合消費者需求。
六、承先啟後-臺灣農業向前走
本單元以呈現現階段臺灣農業的成就與挑戰為主,期能承先啟後,讓觀展者對臺灣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有所瞭解與期待。近年來,臺灣農業發展受到貿易自由化衝擊,開放農產品進口影響國產農產品的產銷,及衍生糧食安全危機。面對極端氣候變化與環保意識興起,農業的生態保育功能,再度受到國人重視。政府為因應國際情勢變化,以及自然環境改變,採取多項措施,包括:1、活化休耕地,提升糧食安全;2、培育農業人力,擴大專業青農與農村婦女參與;3、照顧農民福利,推動農村再生;4、發展休閒農業,促進地產地消;5、從農場到餐桌,以源頭管理強化食品安全;6、尊重生命,落實動物保護;7、全球布局,拓展農產外銷新商機;8、將農業結合科技應用,使其成為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相信在產、官、學的攜手合作下,臺灣農業必能順應世界潮流,穩健向前邁進。
圖片列表
檔案下載
- 發布日期:105/08/18
- 最後更新時間: 113/11/06
- 點閱次數: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