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頁首LOGO圖

:::

白金鹽憶—臺灣鹽業檔案特展

展覽概述

鹽,是「百味之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更是開門七件事之一。鹽的發展歷史久遠且獨特,它是人體一日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用途與功能千變萬用。從鹽田到舌尖、從農漁到工業、從衣食住行到藥用化工,隱藏化身在你我日常生活之中。

臺灣從荷治到明鄭在瀨口、洲仔尾及打狗澳等地闢建鹽埕,歷經清朝統治、專賣,鹽場雖常毀於颱風暴雨,而一再搬遷、新闢,但曬鹽技術也漸趨成熟;再經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以及因應日本工業用鹽需求,臺灣開始有規模、計畫性地闢建新式鹽田,奠下近代臺灣鹽業發展基礎。

戰後政府接收臺灣,除持續復原、整理、更新,伴隨經濟與工業發展,新闢七股新鹽田、籌建通霄精鹽廠、引進法國機械化收鹽、投資澳洲鹽田,臺灣鹽業從傳統「天日曬鹽」進化到新式「離子交換膜」;從人工到機械化、從自產到進口、再從「國營」到「民營化」,長達338年的曬鹽歷史,為臺灣留下無數珍貴的鹽業史話。

鹽業是一種土地固著性相當高的事業,鹽民世代傳承、固守鹽田,一代接一代,過去「曝一副鹽田,可以飼一傢伙仔」、「卡好食一個頭路」的榮景不再,時代巨浪最終迫使他們離開世代守護、賴以維生的鹽田,徒留傾頹荒廢的遺跡,轉以人為保存的觀光鹽田,繼續記錄著臺灣曬鹽的歷史與共同記憶。

本次特展透過戰後臺灣鹽業關鍵檔案,連結你我生活,透過鹽民、社會脈動與時代記憶,訴說專屬於臺灣的鹽田故事。

* 展出內容包括檔案、照片、影片及文物,並設有AR(鹽工一日體驗、過關拿小禮物)、WebAR科技互動及手動裝置、語音導覽服務等。

展期與展出地點

  • 111.10.19 ~ 112.08.04新莊展次(檔案管理局展覽廳)
  • 112.10.03 ~ 113.07.31臺南展次(臺鹽七股鹽山展示館)
  • 113.09.03 ~ 114.03.02南投展次(臺灣省政資料館)

各單元名稱及說明

第 1 單元 「鹽」來如此—從與天搶鹽說起

鹽田地景是臺灣鹽業發展的歷史縮影,更是臺灣鹽民世代守護、默默耕耘的「有形文化資產」。從歷代臺灣鹽場位置變遷圖,各鹽場區位平面圖及照片,較能全面瞭解臺灣鹽業發展過程中,各鹽田發展時間軸線與鹽田地貌的空間變化。地理環境與氣候特性,深深影響製鹽產業的發展。臺灣地處亞熱帶,乾季不明顯,又位在颱風移動路徑上,並非曬鹽的最佳地帶,間歇性降雨或豪大雨,常會導致滷水濃度淡化及「成鹽溶損」。因此,「與天搶鹽」成為臺灣鹽民的宿命。

1-1  鹽田地景—臺灣曬了338年的鹽
臺灣曬鹽的歷史從荷治開始,經明鄭陳永華教民曬鹽,到2002年5月七股鹽場完全停曬,天日曬鹽歷經338年。從明鄭的瀨口、打狗、洲仔尾三大鹽埕,到清代先後出現的洲南、洲北、瀨東、瀨南、瀨西、瀨北、大田等七大鹽場,再到日治時期新闢鹽田、製鹽工場、新式土盤工業鹽田,加上戰後完成的七股第一、二工區,還有金門的西園鹽場,都是臺灣鹽民與大自然共譜出來的鹽田樂章。透過這些鹽田地景,我們可以看見臺灣鹽民逆勢而為、與海爭地,闢建鹽田的艱辛,也再現臺灣鹽業的變遷與發展。

1-2  看天吃飯—與天搶鹽的心情
臺灣的乾季不明顯、多雨、多颱風,諸多氣候條件成為鹽業發展的先天限制,因此各鹽場須備蓋草,密切注意颱風警報,以減少鹽損。臺灣較適合曬鹽的地區在朴子溪以南天然潟湖與海灣,因此造就了臺灣西南沿海獨特的「鹽田風貌」。引海水入池、揮汗搖滷、推滷收鹽、挑鹽上堆,是曬鹽的基本流程。氣候,決定曬鹽、成鹽的品質與味道,更影響鹽民生計收入,而「雨多愁、颱風怕」,就成為這群與天搶鹽、看天吃飯鹽民的心情寫照。俗語說「吃果子拜樹頭」,鹽民們對於天地常懷抱著感恩、敬畏的心,信仰成為他們心靈最重要的寄託。

1-3  曬鹽產製—曬鹽的箇中滋味
鹽究竟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從海水轉化成為每餐不可或缺的調味料?曬鹽的過程,主要是將海水引入鹽田大蒸發池,再到小蒸發池,利用太陽光的熱能將海水蒸發、濃縮,最後在結晶池成鹽。臺灣產鹽隨著季節、氣候與製法的不同,鹽的味道也不同,箇中滋味只有曬鹽的人才懂。透過檔案及曬鹽器物,帶您認識不同階段的曬鹽過程。
 

第 2 單元 妙不可「鹽」—從生理到工業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以及少量的鉀離子;除了提供調味食用外,也是最天然的「防腐劑」,廣泛運用在加工食品與農畜、水產品等生鮮食品加工醃漬保存上,更是人和動物體內保持鹽分平衡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化學工業中大量使用原鹽、精鹽與工業鹽為原料,生產如鹽酸、純鹼等化工產品,還普遍應用在冶金、製革、製皂、製藥工業及農牧漁業上,對於人類生活與工業發展,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2-1  農漁食品—調味之外的多元用途
鹽,自古以來就是「天然防腐劑」,除了可以延長食物保存期限,也能抑制壞菌滋生,在冷藏冷凍技術尚未出現前,人們會以鹽巴醃漬加工各種食物,或用於漁獲防腐上,每個家庭必備的醬油,也是用鹽來防腐製作,以達延長保存之目的。除了防腐,鹽的副產品如鹽滷與石膏,可作為豆腐的凝固劑;溴素可加工製成高效的農藥,氯化鉀則可製成農作物生長必須元素之一「鉀肥」。鹽的用途早已超乎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食材調味—鹽巴。

2-2  生命之鹽—缺鹽 萬萬不可
鹽的主要成分為鈉、氯及鉀離子,這些電解質對於維持人和動物體內滲透壓、調節酸鹼均衡,乃至於離子代謝及細胞內外養分輸送,均有很大功用,更是維持體內機能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鹽的相關副產品如氯化鈉可提供製造靜脈注射的點滴,溴化鈉則可供作鎮定劑、催眠劑或抗驚厥藥物之用。1950、60年代,臺灣東部及北部山區居民,出現許多俗稱「大脖子」的甲狀腺腫病情,經世界衛生組織派專家來臺協助調查後,認為在食用鹽中加碘,可以有效防治,政府實驗評估後,全面實施食鹽加碘。

2-3  工業用鹽—國家強盛指標
工業革命後,工業發展迅速,鹽成為工業發展關鍵的原料與國家強盛的指標。日治末期為因應軍事需求,日人在高雄設立「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分別於安平、布袋、北門、高雄興建溴素工廠,但因二戰大轟炸,政府接收時僅存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布袋溴素工場與臺南鐘淵曹達株式會社,修復後改組為布袋苦鹵化學工廠與臺鹼安順工廠。戰後隨著臺灣經濟與工業的發展,食鹽、農、漁、工業用鹽需求不斷增加,1960年代已漸不敷使用,1970年代因應鹼氯工業發展,製鹽總廠訂頒國外購鹽方法,以國內自產鹽供應為主,不足以供應時,則由製鹽總廠進口調節,或由廠商根據用鹽需求申請配額,自行辦理進口。
 

第 3 單元 「鹽」味人生—那些曬鹽與鹽工的故事

陽光、海水、風、鹽田與人,是臺灣鹽業發展最美的風景。鹽稅曾是臺灣重要的稅收來源,戰後政府接收日人在臺鹽業土地與資產,頒布「鹽政條例」,鹽從產製、運輸、儲藏到銷售,都由政府管理。而鹽業技術發展也從傳統人工逐步轉變進化到機械化產製。戰後政府為改善臺灣鹽工生活,透過調高鹽價、工資,加強福利設施與訓練第二專長,照顧及解決他們生活基本需求。在海風鹹味、風吹日曬雨淋下,鹽工們辛勤地完成鹽田中一堆堆雪白的美景,他們的臉上與皮膚上烙下黝黑的印記,更記錄著屬於他們的曬鹽日常與故事。

3-1  曬鹽印記—從接收到國營獨占
臺灣曬鹽歷經荷治、明鄭、清代、日治到戰後等不斷開發與技術改良,累積數代豐富經驗,成就臺灣西南沿海整齊劃一的棋盤式鹽田景緻。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日人在臺經營之「臺灣製鹽」與「南日本製鹽」株式會社,合併成立「臺南鹽業公司」,負責鹽的產製。1947年,臺灣鹽務管理局明令廢止專賣,財政部訂頒「鹽政條例」,改行徵稅制,設置鹽務稅警,執行查緝等業務,後經多次修訂及鹽稅調整,1977年明令取消鹽稅,食鹽產製改由臺灣製鹽總廠統籌獨占。

3-2  鹽業轉型—從傳統到現代化機械鹽灘
臺灣鹽業的發展從傳統以人力為主的天日鹽灘,逐步因應時代變化與需求,開始運用相關機械設備輔助曬鹽產製,直到1975年苗栗通霄精鹽廠完工,鹽業革新再往前邁進一大步。但氣候限制、人力不足、鹽工老化,以及曬鹽成本過高等發展瓶頸,一直催促著臺灣鹽業必須轉型。1970年代臺灣製鹽總廠展開鹽灘機械化改革,引進法國洗鹽、收鹽機械化設備,並將原先鐵路運鹽逐漸改為公路運鹽,增加鹽運調度機動性及運送時效性。

3-3  鹽工群像—鹽分地帶的生活日常
鹽田是鹽工日常生活重心,天未亮騎腳踏車或步行至鹽田,開啟一日的鹽田生活。開啟水門,引入海水至大蒸發池,腳踩水車汲滷至小蒸發池,再到結晶池,最後推滷收鹽,耙鹽成堆、挑鹽上堆、剷鹽入臺車、鹽田整理修護等,都是鹽分地帶的日常。1952年行政院為照顧鹽工生活,調整內銷鹽價,作為改善鹽工生活及加強福利設施的經費來源,並開始重視鹽工生活,實施一連串福利措施,包含日常所需的食、衣、住、行、育、樂相關項目,還有以鹽工之家為主,附設的醫療、福利社、幼稚園、文康娛樂等,全面照顧改善鹽工福利與生活。
 

第 4 單元 萬語千「鹽」—從廢曬到重生的歷程

面對全球化競爭,臺灣製鹽總廠從1982年起,分區將布袋、臺南、七股三大鹽場,全面改為機械化鹽灘,以降低人事成本、提高製鹽品質;1989年更進一步推動多角化經營,積極轉型開發新鹽品。1993年,臺鹽總廠被列入第二波國營企業民營化,先後進行改組公司、分階段減資、釋出鹽場土地歸還政府、解決鹽工離業問題,並全面停止人工曬鹽。2002年正式結束機械化曬鹽,相關設施及鹽灘地保存課題,由政府規劃維護,永續經營利用。臺灣鹽業從草創、鼎盛、轉型、沒落到重生的發展歷程,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但可從鹽業文化資產角度,重新省思臺灣鹽業歷史文化傳承與永續發展的議題。

4-1  全球競爭—臺灣鹽業轉骨
1990年代面對國際競爭壓力,以及加入WTO後的市場開放自由化與國際化,臺鹽開始規劃改制公司,並提出民營化計畫書,改變經營方向,採行「產品多樣化、經營多角化、組織公司化」,因應全球化競爭。2001年臺鹽公司提出鹽工離業處理方案,經多次協商後,決定全面停止人工曬鹽,並與所有承攬鹽工達成提前離業協定,2002年正式關閉全臺曬鹽場,2003年完成公股釋出與民營化程序。

4-2  鹽續利用—喚回臺灣曬鹽記憶
2002年臺灣傳統天日曬鹽正式走入歷史後,臺鹽公司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日治時期房舍列冊,並簽具登錄歷史建築同意書,再由臺南縣政府接管,進行鹽業歷史建築調查,作為歷史建築登錄或古蹟指定審查後,加以保存規劃再利用。廢曬鹽田方面,從2003年起,陸續有臺南安順、北門井仔腳、布袋洲南等鹽田復曬,或者轉型成為博物館、動植物保護區、科學園區、太陽能光電場,鹽田復曬與再利用,除為臺灣保存下最珍貴的鹽業文化遺產外,更喚起屬於臺灣共同的曬鹽記憶。

*展場第3單元設有「AR闖關遊戲」,用手機掃描APP,聽完1則語音導覽(集1點),並完成曬鹽流程(共7關,集5點),集滿6點即可至服務台兌換小禮物唷!

1. 語音導覽(例舉3則)

焦點檔案與QRcode-1
 
2. AR闖關遊戲(關卡例舉)

焦點檔案與QRcode-2


       

圖片列表

檔案下載

  • 鹽業展展覽摺頁 PDF8.17MB
  • 教育學習單 PDF8.01MB
  • 第1單元鹽來如此_檔案影像 ZIP89.29MB
  • 第2單元妙不可鹽_檔案影像 ZIP107.37MB
  • 第3單元鹽味人生_檔案影像(1) ZIP149.14MB
  • 第4單元萬語千鹽_檔案影像 ZIP108.96MB
  • 發布日期:111/10/19
  • 最後更新時間: 113/10/23
  • 點閱次數:1588
回頁首